我的眼里只有你 在一次全县示范课结束之际,主持人谈得最多的就是执教老师的眼里到底有没有学生。他表示,执教老师要求学生向所有的听课老师问好、鞠弓,而听课的老师却没有向孩子们问好,更有近半数的老师竟然没有站起来。并且孩子们在结束时还要向听课的老师们打招呼说,老师们辛苦了。主持人认为,听课老师一天几节课听下来的确辛苦,但孩子们就不辛苦吗?其实,最辛苦的是孩子们,他们放下自己的学习任务来配合执教者的教学,被动地参与着、表演着。他们更多地是不情愿的表达,不情愿的鼓掌,不情愿的思考…… 我觉得,这虽说得有点太尖锐,但也确实太深刻了!反思一下,我们现在的公开课、示范课,即使我们的常态课,又有多少教师能真正走近孩子,真正为孩子考虑,他们需要什么,他们喜欢什么。包括我们的家长,他们只会给孩子钱,给孩子吃穿,要求孩子分数,何尝真正问问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,需要什么,喜欢什么,不知道,他们也不想知道。是的,诚然,这些种种与现在这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,教师需要分数去证明自己,去实现自己的职称评定,去获取绩效工资……所有这些都无法让老师摆脱分数的牢笼,当然老师也无能为力,也只能顺应着这种不合理的体制运行,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。经济的发展,生活的压力,家长不得不拼命地挣钱,以更好更多地给予孩子更富裕的生活,却忽视了孩子的一切并不是有钱就能获取的,就能买得到的。有人戏称,现在的小学老师比高中老师、大学老师还要累,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畸形的教育?是教育体制不健全,是人们的认识不深刻。一个小学生,每天到了学校就要像机器一样在老师的呵斥下不停得上课,做作业,做活动,搞表演,迎接检查……中午有作业,晚上有更多的作业,每科老师因为教育局需要统一检测的,需要排名的,老师都要拼命地向孩子们挤压,榨出所谓的成绩。唯有这样,老师才开心,家长才开心,校长才开心,局长才开心……试问,孩子有多大,能承受吗,能消化吗,整个一个铊锣,失去了童真,失去了快乐,失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。 每时每刻,每一个孩子都表现得目光呆滞,无颜欢笑,他们的童年被无情的剥夺。于是,心理健康走进了校园,问题孩子多了。是否有人知道,真正有问题的学生有多少呢?如果他们都能像树上的小鸟那样轻松地歌唱,都能像小猫小狗一样走近大自然,玩耍,嬉戏,还会烦恼吗?还会想不开吗?还会那样的另类吗?还会沉迷于网络吗?还会离家出走吗?怎么会?绝不会?他们没有理由。因为他们快乐,因为他们幸福。怎么办?老师不敢放松,老师头上有紧箍咒。家长无耐,”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“,只是麻木地压迫孩子不停地学。关注孩子,就要做到心中有孩子,想他们所想,急他们所急。问问孩子喜欢什么,需要什么,将来想做什么?要知道,条条大道通罗马,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为什么都去挤那一条独木桥呢?没有必要,没有理由。让我们行动起来,共同制定一个公约:每一项工作都为了孩子,每一项制度都想着孩子。让全社会都做到:我的眼里只有你——孩子。孩子才会真正幸福成长,才会努力拼搏,才会成为中国梦的传承者! |